普通胃病也会癌变吗?消化科教授教你——胃病防癌15招
点击上方医院名称,选择“关注公众号”
每天不一样的医疗动态、健康科普、医患人文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小毛病的不重视,往往会酿成大祸。许多慢性胃炎、久治不愈的溃疡,由于没有规范治疗,导致癌变的例子很多。但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并非是由正常细胞一跃而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多种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复杂过程。在发展成恶性肿瘤之前,常经历多年的持续性的癌前变化,这些癌前变化统称为“胃癌前病变”。它是一个临床概念,指的是患有这类胃病的病人发生胃癌的机会较多。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息肉等是癌前状态,或称癌前疾病。是指一类具有细胞不典型性和分化异常的增生性病变。目前公认,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经随访胃黏膜有癌前病变的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没有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患者,但是并不是所有“胃癌前病变”的患者均发展成胃癌。癌前病变只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绝大多数都能安然无恙,相伴终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胃病患者多表现为“痛、胀、呆、嗳、烧、苦、寐、泻、秘、瘦”十症,此十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几症同时出现。胃痛是胃病患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疾病。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多属实证;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多属虚证。胃胀是指患者自觉胃脘撑胀,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表现。关于胃胀的描述,最早见于《灵枢?胀论》篇,条文形象地描述了胃胀病的特点,“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扩胸胁,胀皮肤,故名曰胀。”当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或胃液、十二指肠液成分发生改变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因而就出现了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即“纳呆”。顾名思义,即胃的受纳功能呆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都会出现纳呆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肝病初期也会产生纳呆,尤其是厌食油腻。这时就要及时发现问题,到医院消化科进行必要的检查,定期随访诊治。此外,像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不足等内分泌疾病、痢疾、霍乱等感染症以及心脏病、脑肿瘤等,也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俗称“打饱嗝”、“嗝气”,是各种脾胃病的常见的症状之一,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中医认为,嗳气是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声长而缓,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即剑突或胸骨下的一种烧灼或发热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炎,亦可见于幽门不全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刺激食管粘膜所致。当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或食管蠕动功能异常时,酸性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而产生烧心症状,多发生在饭后,卧位或前躬位。饱餐、饮酒和服用某些药物亦可诱发或促使烧心症状加重。口干口苦症状:表现为口干而渴,但喝水不多,口苦以晨起明显,占50%。失眠不寐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严重妨碍着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大部分脾胃病患者都有过因胃疼、胃胀、嗳气、烧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引起的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睡眠不实,早醒等,甚至有些患者出现彻夜难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差的症状,痛苦不堪。而随着脾胃病的好转和治愈,睡眠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即泄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中医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下如水样者称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可见于多种脾胃病,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许多病例通过仔细分析病史和上述检查的初步结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确诊断。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老年患者多于青、壮年患者。身体消瘦,或者总是吃不胖,一般伴精神衰弱、面色不化、疲乏无力,严重者软弱无力、行走困难。总之,如果您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发现您出现了以上一种或几种不适,请引起您的重视,这些都是脾胃病的“报警器”,提示您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查表明,家庭失睦、劳逸失调、精神紧张等,都会造成大脑皮层与内脏功能的失调,从而成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基础,这与中医“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忧伤思虑则伤脾”是一致的。所以精神调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平日要保持情绪乐观,心情开朗舒畅。劳逸结合,历来为我国养生家所提倡。较轻的胃病病人是可以进行适当运动和劳动的,因为适量的运动可以是血脉流通,加强胃肠的运动功能,帮助食物消化。运动的形式以散步和打太极拳为好。但不可过劳,避免运动过量和大汗淋漓,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不适合于胃病患者。对较重的胃病病人更要注意休息,尤其要注意适时的卧床休息。“脾宜静则磨”。卧床休息状态下,大量血液汇集于消化器官,帮助胃肠正常而有节律地蠕动,充分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如果胃病病人运动量过大,则血液流注于肢体、肌肉较多,胃肠等消化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一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二则不利于病情恢复。对较重的胃病病人还是以饭后卧床休息一会为好,时间可为30分钟到一小时。卧床的姿势应以略微弯曲的侧卧,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二来胃通向十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右侧卧有利于胃肠道内容物的顺利运行;再者右侧卧时肝脏流经的血液多,对食物的消化、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药物的解毒及肝脏组织本身的健康都有利。当然,有胃食管反流或饭后卧床出现不适症状者,不可强求卧床,可于饭后静坐一会再活动。统计表明,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人,有40%会得胃窦炎;每日吸烟10支的人,20%~30%会得胃窦炎。而酒对胃黏膜的伤害比烟还大,长期每日喝烈性酒100~150毫升的人,胃窦炎发病率高达60%。因而戒除烟酒是十分有必要的。茶和咖啡由于主要成分——咖啡因的作用,饮后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睡意和疲倦,提高脑的活动能力,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但饮用过量、过脓也会产生弊端:② 饮用过浓、过量,会使心跳加快,兴奋不安、失眠,影响胃病患者尤其合并有神经衰弱者休息和恢复体力。③ 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有溃疡病的病人饮用能引起溃疡病加重,出现疼痛、出血,甚至有危险。④ 茶中含有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等结合,影响三者的吸收,严重者可引起贫血。胃病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茶中的鞣酸可和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忌食生冷的食物,如冷饮、生菜等;水果可以吃,但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气候季节决定,水果宜榨汁加热喝,或蒸熟吃。一般胃病患者,鸡鸭鱼肉可以吃,提倡清炖,忌煎炸熏烤。如:辣椒,生姜,生葱,生蒜;辣椒对胃黏膜损害较厉害,据动物实验观察,0.3g辣椒能促进大白鼠的血液循环,0.5g辣椒就会立即造成大白鼠胃黏膜大面积糜烂。有些人将大蒜当作胃肠道杀菌剂或防癌佳品,但生大蒜吃的过多也可造成急性胃黏膜的糜烂。必须吃早餐,睡前不加餐。酸奶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胃酸患者请尽量避免。提倡食用米粥,细面条,鸡蛋羹,易消化的蔬菜等;不宜食用玉米,花生米,硬米饭,烙饼,包子,饺子,粽子,月饼,汤圆,红薯,甜食,韭菜,芹菜,蒜苗,西红柿等。胃紧贴腹壁,若腹部受寒,可反射性刺激胃及血管收缩,加重胃功能紊乱。在季节交替的冬春和秋冬之交,胃病患者更应该注意保暖。11、饮食规律,饥饱有度,忌暴饮暴食,减少在外用餐时间。严格按照医嘱,按规定服用某些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激素、抗生素等药,常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引起胃病发生。若必须赴上述药品,请谨遵医嘱哦。临床观察中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确有疗效。我们在经过数万例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创立了“浊毒学说”,认为胃癌前病变与浊毒关系密切,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并研制出一系列的纯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对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要定期做胃镜及病理复查:一般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复查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复查一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还有再感染的可能,建议根除后一个月复查一次;此后每一年复查一次。
如 百合薏米莲子粥(取适量百合,薏米,莲子和大/小米煮软煮熟,即可食用)、山药莲子粥等,党参、白术、茯苓、薏米、百合、山药、芡实、小米、粳米等都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可以按照您自己的口味来煲粥。告诉别人你“在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