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会满足你对爱情所有的想象
前天中午和一朋友吃饭,中途朋友把手机递给我看两条信息,哭笑不得,原来他同时收到了一位朋友结婚的请帖和另一位朋友离婚的消息。徘徊在三十岁前后的大龄催婚阶段,总能看到一对对年轻人抱着对爱情的热忱与冲动奔向婚姻的殿堂,也常观望着一双双新婚夫妻结婚不久便开始抱怨伴侣的各种不满。记得一个印象深刻的电影片段,是在希腊海边的餐厅,几对不同年龄段的伴侣意兴阑珊地谈天,二十几岁的新婚夫妇、三十多岁的一对夫妻、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妇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小年轻在餐桌上互相抱怨两人为婚后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断,一副非常悲观的态度,“结了婚之后和谈恋爱完全不一样,真怀疑结婚是不是太冲动了,这样下去我们最后会不会离婚啊?”中年夫妇回应:“你们也太悲观了,年轻人不懂得婚姻的庄严,当初决定结婚时掺入了一时的冲动,所以才会在结婚之后发现彼此价值观、思维方式都有分歧,难以调和。但这就是婚姻啊,对鸡毛蒜皮的琐碎不断磨合,恰恰也是婚姻的动人之处。”这时候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说话了,“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了,我有时甚至会怀念吵架的日子,还有很多琐碎的细节。当他还在的时候,睡觉时他总是把胳膊放在我的胸前,有时候我都没法顺利呼吸了,但我感到内心很平静很满足很安全。”在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电影“爱在”三部曲里我最喜欢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第一部讲述的是Jesse与Celine在火车上偶遇,相谈甚欢,认定对方是自己的Soul Mate,在维也纳一同下车度过浪漫的一夜后不得已分开。第二部讲述九年后Jesse在巴黎为新书做推广,Celine读到二人的邂逅故事后找到Jesse,重续前缘。而又时隔九年的第三部,两人结为伴侣,有了一双女儿,也会因生活的琐碎而争吵不止,全片都是大段大段的对白,还原了婚姻生活里最真实的场景。影片里两人坐看日落,看着太阳渐渐落下,Celine自顾自地说着落日:“它还在那儿,还在那儿,还有一点,现在它落下去了。”仿佛这落日是对他们两人情感关系的反映,她清楚地知道,尽管彼此认定是对方的Soul Mate,却也无法永葆初恋的情怀,避免不了婚姻带来的矛盾与琐碎。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上,原本朋友为他们二人准备了豪华海景房、美酒和情侣按摩,可是两人却因为琐碎小事而不断争吵,根本无心度假享受。吵到不可收拾的时候,Celine摔门而走,一个人坐在白天看落日的地方。影片的最后,Jesse冷静下来去找Celine说:“我把整个人生都交给了你,我接受了你的全部,疯子的一面和光芒四射的一面,我会对你,对女儿,对我们共同创造的生活,负责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爱你。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它不完美却真实。我给不了你童话,但是真爱,我就放这儿了。”直到此刻,他们终会明白,婚姻就是这样,虽然有那么多琐碎、争吵与不完美,但是很真实。也正是这些争吵,这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伴着最后温情的和解,才构成了彼此之间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生活,也才是我们对爱情应有的期待。兜兜转转,辗转经历之后,才发现午夜前陪伴着自己,坐在身边的依旧是那个再熟悉不过的人。守护一场婚姻远比想象中的不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盛大的婚礼,交换昂贵的戒指,许下郑重的承诺。步入婚姻殿堂,两个人也将直面充斥着鸡毛蒜皮小事的琐碎生活,此时婚姻中的两人需要彼此有契约精神,褪去爱情的盲目,回归到理性判断,“为对方,我是否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坚持?这样的放弃是不是值得,我所做出让步的底线又是什么?”就像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二人不断争吵的核心事件就是Jesse希望Celine能陪自己去加拿大生活,但这就意味着Celine要放弃她现有喜欢的工作。而彼此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工作,不愿让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姻是一场契约,只有彼此作出相应的让步,才能得以继续。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契约即成。对于婚姻中的琐碎矛盾,曾经看到有人提出过博弈论的解决办法。在婚姻的博弈中,如果夫妻双方常常策略性地采取极端行为,强迫对方接受自己倾向性的选择,或者总是期待对方付出更多而自己不愿意让步,便往往擦枪走火,吵得鸡飞狗跳。但是如果采用博弈论的混合策略,有时顺从伴侣的偏好,有时坚持自己的偏好,张弛有度。如此一来,既能满足伴侣,也不会无止境压抑自己,彼此有条件地让步进退,则能够达到稳定幸福的婚姻状态。我记忆里婚姻中最动人的让步与牺牲莫过于欧享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一条表链,将自己的一头秀发卖掉,而丈夫吉姆却卖掉了金表给德拉买了全套的梳子。尽管是一个略带悲剧的结尾,尽管阴差阳错彼此没有得到实用的礼物,但是彼此愿意为对方舍弃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双方对彼此满满的爱却是浓烈、无价且珍贵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