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五位,男性多于女性。以前肠癌发病高峰在60岁左右,现在却提前到50岁,甚至更早。
临床上二三十岁正处于成家立业黄金年龄的男女患上肠癌的越来越多。
医学专家发现,过去年轻肠癌患者发病,大多与遗传性、家族聚集性有关,因为结直肠癌相关的肠染色体属于显性遗传。现在,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黄金年龄“撞上”肠癌,非遗传性的散发特性明显。
大肠癌不是突然发生的疾病,它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2年时间。但是,息肉和不典型增生阶段,患者多没有症状,需要靠定期的结肠镜检查来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的治疗,一旦发展到便血或肠梗阻症状,大多已属晚期。
导致肠癌的常见原因
1、饮食不当。
在非遗传因素里,饮食无疑是最重要的,营养单一,还容易造成肠癌基因损伤,也影响了肠内菌群平衡。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不当容易导致生痰、产湿,肠道健康环境被破坏。此外,吃夜宵、不吃早餐的习惯也不好,人入睡了肠胃还在消化吸收排泄,非常受伤。
2、熬夜。
年轻肠癌患者几乎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晚睡、熬夜,凌晨两三点才睡是家常便饭,为了学习、写论文、打游戏甚至玩手机,熬着不睡。定时而充足的睡眠,能让细胞分裂生长时避免损伤,减少肠癌相关基因的突变。
3、情志不调。
现代年轻人往往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天天生活在焦虑、抑郁等情志不调里,再加上久坐不动、抽烟酗酒等等,肠道也是“受害者”。
4、久坐和缺乏运动。
如何早期发现肠癌?
肠癌发生,早期非常隐匿,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发展后才出现腹痛、腹部有肿块等等,尤其是右侧结肠癌,往往发现时已经出现了贫血、消瘦、倦乏、持续低热等全身症状;
左侧结肠癌,则常见排便习惯改变,比如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增加等;
大便的性状也可能改变,比如带血、有脓液或黏液等,也可能出现肠梗阻、腹胀、绞痛等。
为了早早发现肠癌,医学专家建议50岁以后要定期检查,每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不过,如果是有肠癌或肠息肉家族史、有腺瘤性息肉、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属于高风险人群,那就要在40岁甚至更早前就开始上述筛查,并且间隔时间要缩短。
如何预防大肠癌?胃肠医院专家给你支招:
1、健康饮食。
每天至少摄入5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选择不含糖的纯谷物食品;
减少红色肉类的摄入(猪肉、牛肉、羊肉等),尤其是肥肉和内脏类,尽量不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如魔芋、大豆、藻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
适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2、护好肠道。
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
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控制体重。
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骑自行车等),上班白领尤其要避免长期久坐(1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一定要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4、适量饮酒。
不能一次性饮酒过度,啤酒一次不要超1瓶,白酒一次不要超过2两。尤其是饮酒时,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不要单一让酒下肚,也不要空腹饮酒。
5、定期检查。
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6、正确用药。
虽然有研究提示摄入阿司匹林、维生素类制剂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但是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目前尚不作为推荐使用。
7、生活规律。
每天早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等,中午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培养午睡的习惯。晚上10点半前必须上床睡觉,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睡眠和身体健康。